2019年12月,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简称“新冠肺炎”[1-2],随后该疫情向全国蔓延,为尽快阻断疫情传播,我国各省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截至2月24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7 65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7 323例,累计死亡病例2 663例[3],较之前数据比较,疫情控制较好,各行各业陆续恢复生产生活。专家提醒,疫情转折点尚未来临,还应保持警惕。综合性医院作为各类病患高度集中的公众场所,人员聚集性强,存在大量易感人群,人员流动性大,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机构[4];然而,陪护人员作为医院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护意识与防护行为容易被忽视。因此,本研究旨在保障病区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安全,预防新冠肺炎在医院病区蔓延,通过调查分析陪护人员的防护行为现状,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指导疫情的防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3—6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非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3)无语言沟通障碍者。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不识字。
1.2 研究方法 1.2.1 现象学研究法根据口罩佩戴标准[5]及手卫生相关规范[6]设计现场观察调查表,包括是否佩戴口罩、是否正确佩戴、是否执行手卫生、是否正确执行等。非参与式观察研究人员由2名硕士研究生及5名责任护士组成,调查开始前进行统一培训,确保判断标准一致。7名研究员每日同时固定时间段进行观察,连续观察4 d。
1.2.2 调查问卷法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问卷由一般资料和防护知识组成。防护知识由10项判断题组成,包括新冠肺炎潜伏期、感染途径、防护措施以及临床表现等。采用匿名填写方式,由2名研究者向陪护人员讲解一般资料和防护知识问卷的内容及填写要求,请研究对象如实填写问卷,统一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导入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描述采用x±s、百分比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208份,回收2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0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1.80±10.89)岁;其中男性76名,女性132名;学历分布:小学15名,初中60名,中专97名,大专30名,本科6名。
2.2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调查结果研究人员直接观察结果显示,戴口罩执行率为84.62%,佩戴口罩正确率为50.57%,未正确佩戴口罩的情形有:口罩反戴4名,口罩密闭性不好77名(其中59名未按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12名口罩上缘在鼻部以下;6名口罩上缘在下唇以下),摘口罩时触碰到口罩外侧53名,给口罩喷洒乙醇消毒12名。手卫生执行率为75.00%,正确率为22.44%,未正确执行手卫生的情形有:七步洗手法未掌握98名,洗手时间未达15 s 69名,洗手时机不准确105名。有78.85%(164名)的陪护人员从院外回病房后不进行手卫生,81.73%(170名)的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不进行手卫生。病房通风执行率达100%,90.38%的陪护人员能够做到每日2次病房通风。见表 1。
表 1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及正确情况 Table 1 Implementation and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behavior of accompanying visitors |
![]() |
调查结果显示,陪护人员对新冠肺炎临床表现认识的正确率最高(98.08%),仅50.48%的陪护人员认为75%乙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46.15%的陪护人员认为自己体温升高时需要告知医护人员,有8名被调查陪护人员认为可以和认识的亲朋好友聚众聊天。见表 2。
表 2 208名陪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回答正确情况 Table 2 Correct response on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among 208 accompanying visitors |
![]() |
综合性医院在传染病突发疫情控制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8]。目前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医院,陪护人员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与医务人员及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群,活动范围相对于患者不受医院制度约束,因此,陪护人员可能是传播病原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中介[9]。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较为严重[5-6],为避免普通病区陪护人员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安全,降低新冠肺炎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必须重视陪护人员的防控行为管理。
本研究调查的208名陪护人员中有176名佩戴口罩,其中77名口罩密闭性不好。53名摘口罩时触碰到口罩外侧,12名给口罩喷洒乙醇消毒。还有4名陪护人员分不清口罩正反面,因口罩接触口鼻面颜色浅,口罩两面材质不同,功能不同,任何不正确的佩戴口罩方式都等于无效保护。新冠肺炎疫情下,责任护士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纠正陪护人员的错误行为;同时也可以动员同病房或相邻病房患者及陪护人员相互监督,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从而提高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的正确率。
本研究显示,陪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的正确率仅为22.44%,78.85%的陪护人员从院外回病房后不进行手卫生,81.73%的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不进行手卫生,此与相关研究[10-11]结果一致。多项调查[12-14]发现,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率为21.88%~27.60%,表明陪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不乐观。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一项关键措施[15],不仅是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均应严格执行[16]。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陪护人员作为患者与院外连接的中介,若防护行为不当,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在患者及医务人员中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于陪护人员的管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陪护人员的活动轨迹不受医院规章制度约束。本调查发现,陪护人员受教育层次偏低,82.69%的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陪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仅46.15%的陪护人员体温升高会告知护士,部分陪护人员仍会聚众聊天、无目的性闲逛等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疫情的排查。因此建议,设置门禁制度;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询问流行病学史;固定陪护人员,一例患者一名陪护,危重症患者可留两名陪护, 谢绝探视人员;实施陪护人员登记制度及每日测量体温;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防护知识宣教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等策略。目前是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陪护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调查表明,陪护人员对新冠肺炎基本防控知识的掌握较好,但部分知识有所欠缺,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较低,如佩戴口罩、手卫生。病区应重视对陪护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提高其防护执行正确率,从而避免医院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2020-02-07)[2020-02-27].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8/content_5476248.htm.
|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2020-02-21)[2020-02-27].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22/content_5482019.htm.
|
[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2月24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2020-02-25)[2020-02-27].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2/67e6c59a84bd4f07b6ca4a4c5ffabb79.shtml.
|
[4] |
吴欣娟, 郭娜, 曹晶, 等.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订与实施[J/OL].中华护理杂志, http://zh.zhhlzzs.com/CN/abstract/abstract1618.shtml.
|
[5] |
Li Q, Guan X, Wu P,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 N Engl J Med, 2020, 382(13): 1199-1207. |
[6] |
Wang D, Hu B, Hu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J]. JAMA, 2020. DOI: 10.1001/jama.2020.1585.[Epubaheadofprint].
|
[7] |
王漪. 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8): 175-176. |
[8] |
徐彩娟, 金静芬, 宋剑平, 等. 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细化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3): E004. |
[9] |
孙晶晶, 杨宏艳, 王静, 等. 血液病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0, 37(1): 46-48. |
[10] |
张莹, 韩东冬, 王华光, 等. 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 9(6): 496-501. |
[11] |
蔡虻, 刘聚源.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临床实践新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 44(4): 1-5. |
[12] |
骆艳妮, 王红梅, 王利, 等. 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8, 35(1): 47-49. |
[13] |
陈岗, 杨正丽, 孙桂香. 住院患者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8, 35(1): 44-46. |
[14] |
马利阁, 王凯, 刘阳.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6): 1476-1478. |
[15] |
Wetzker W, Bunte-Schönberger K, Walter J, et al.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referenc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and hygiene campaign in Germany[J]. J Hosp Infect, 2016, 92(4): 328-331. |
[16] |
何禄林, 熊祖军. 患者家属手卫生认知和现状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5): 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