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湖南 长沙 410078;
3. 中南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08;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办公室, 湖南 长沙 410008;
5.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5;
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办公室, 湖南 长沙 410008
2. 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Xiang-y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8, China;
3.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China;
4. Hospital Office,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China;
5.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410005, China;
6. Party Committee Office,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China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我国疫情形势总体上呈现零星散发的常态化防控状态[1-2]。回顾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在疫情演变发展的过程中,瞬间暴发的救治需求与有限医疗资源供给是应急防控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家对武汉和湖北省实行关键医疗资源的大幅倾斜,实践“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模式和“以院包科”的病区托管模式[3-4],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国情特点、区域协调联动的医疗人力资源供给路径,为及时解决医疗资源与救治需求错配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以湖南省应急调度人力资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通过归纳分析跨区域的人力资源应急调度管理模式和经验,以期为重大传染病流动事件下医疗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跨区域(省际和市际)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下多受灾点的人力应急调度。
1.1 研究对象以湖南省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中南大学附属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湖南省新冠肺炎省级医疗救治高级专家组的人力配置为研究对象。
1.2 数据与资料获取医疗队资料源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开的官方文件、医疗机构官方网站等,包括医疗队成员单位名称、机构类别、岗位类别、职称等基本信息,以及医疗队的组建和撤离时间、驰援地点等调度信息。
2 结果 2.1 湖南省应急调度医疗人力资源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回顾湖南省跨区域的医疗人力资源快速重组和再分配过程可分为快速响应期、抗疫僵持期、抗疫决胜期、巩固恢复期四个阶段(详见表 1),共统筹安排了14批次医疗队驰援湖北省武汉市和黄冈市,其中对口支援黄冈市共调度619人(占47.43%)、驰援武汉市共461人(占35.33%),组建专家组参与指导省内市州医疗救治共225人(占17.24%)。
表 1 湖南省应急调度人力资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回顾 Table 1 Process of Hunan Province emergency dispatching of human resources to fight against COVID-19 epidemic |
![]() |
接受调度的医疗卫生机构共计94所,包括医院86所(占91.49%)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所(8.51%)。医院以综合医院为主,共65所(占75.58%),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为12、9所,占比为13.95%和10.47%;按照机构级别,以三级医院居多,共65所(占75.58%),二级医院为21所(占24.42%);按照机构性质,主要是公立医院,共83所(占96.51%),仅3所民营医院(占3.49%)接受调度对口支援黄冈市。
医疗队员主要来自综合医院,占比达82.91%;相比援助武汉和黄冈情况,指导省内市州的队员来自中医医院相对较多,占比达17.33%。从职称结构来看,援助武汉和黄冈的队员职称结构呈现初级到高级占比逐渐减少的“金字塔”结构,指导省内市州的队员绝大多数为高级职称,副高级和正高级共占90.22%。从岗位类别结构来看,援助武汉和黄冈的队员以护士居多,占比分别为71.15%和66.56%,指导省内市州的队员以临床医生为主,占比达80.00%。见表 2。480名临床医生以重症和呼吸专业为主,占比分别为26.88%、21.88%。见图 1。
表 2 援助武汉市、黄冈市、湖南省内市州医疗队队员的基本情况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medical team members who assisted Wuhan, Huanggang and Hunan Province |
![]() |
![]() |
图 1 湖南省援助医疗队中临床医生的专业分布情况 Figure 1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of clinicians in Hunan Province medical assistance team |
湖南省应急调度的医疗队伍主要有7种类型,详见表 3。援助武汉和黄冈主要组建病区托管医疗队、方舱医院医疗队、心理援助医疗队三类,其中病区托管医疗队的人力规模最大,也是省际对口支援的主要方式,湖南省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主要采用整建制托管模式。在湖南省内市州的医疗援助以指导模式为主,主要覆盖危重症患者、重点病种与人群、全部市州区域、重点医疗机构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表 3 湖南省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类型、功能与组成情况 Table 3 Types, functions and composi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teams of Hunan Province |
![]() |
应急资源调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首要任务是收集资源并分配到受灾地区,涉及需求评估、资源配置、资源分配等问题[5]。单案例研究有助于理论的总结以及发现探索新的解释方法,但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6]。鉴于新冠肺炎疫情情境的极端性,2020年湖北省是全国抗疫最前线,作为湖北省的近邻,湖南省同样是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因此湖南省从13个市州、94所医疗卫生单位统筹调度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参与跨区域的救治工作,是一个典型的大规模突发事件下多供给点、多需求点、多目标的应急资源管理实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对湖南省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模式的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首先,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挽救生命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响应时间[7]。以1月23日武汉市封城作为标志性节点,湖南省应急调度响应速度快,短时间内针对三类地区不同医疗需求组建了针对性的医疗队伍,1月21日已组建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第一批137人也于1月25日到达黄冈临时救治点。其次,大规模灾难中的应急资源分配应侧重于挽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而不是降低运营成本和增加效益等传统的资源管理目标[8]。湖南省应急调度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接受统筹调度的医疗机构中75.58%为医疗能力较强的三级医院,96.51%的医疗机构是以公益性为目标的公立医院,这对高质量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具有关键作用。第三,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导致巨大的医疗资源需求,需要将稀缺资源分配给不同需求领域,并确保其可供最需要的人使用[9]。湖南省组建模式具有多样性,反映出对医疗需求的精准把握,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统筹的人力资源各有侧重,如武汉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主要需求,因此组建以医生和护士为核心的队伍,专业以重症、感染、呼吸为主,采用病区托管模式缓解专业人员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此外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且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10],省内以新冠肺炎救治能力提升为第一任务,因此组建以高级职称医生为主的队伍,通过巡回和驻点指导的模式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国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下,成功地探索和实践了“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模式,以及以公立医院为主力军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在分析湖南省跨区域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管理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建立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应急医疗队伍分级分类体系。结合本次跨区域的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经验,参考美国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对应急资源分级分类的办法[11],对医疗队伍的组建模式进行规范,明确不同类型队伍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结构规模等属性,制定人力岗位清单、资质准入标准和培训体系。(2)建立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应急人力资源储备体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医疗人力资源部分短板,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后备力量薄弱[12],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医疗能力与水平的均质化不够[13],全科医生配备缺乏[14]等,因此应构建重点专业应急人力资源的省、市、县三级储备库管理体系,建立并定期开展重点人力资源紧缺性评估和培养储备,形成具有长效性的应急医疗人力资源的储备模式,保证区域人力储备与应急管理体系相适应。(3)优化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的人力资源应急指挥调度体系。重大灾害事件通常涉及复杂、覆盖面广、事态紧急,新型冠状病毒认知的局限也增加了所需医疗资源的预判难度[15],医疗资源静态配置方案有时很难满足决策需要,近些年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仿真技术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还原、动态分析和假设分析上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医疗人力资源调度是典型的系统管理工程问题,动态且容错性较低,而且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实验性,因此应运用仿真建模方法构建指挥决策平台,继而优化医疗人力资源应急指挥与调度管理体系[16]。
[1] |
高文静, 王波, 吕筠,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 22-27. |
[2] |
梁万年, 姚建红, 吴敬, 等.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经验与思考[J].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10): 695-699. |
[3] |
闫义夫. 十九省"对口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运作机理及政治保障[J]. 社会科学家, 2020(4): 149-155. |
[4] |
孙璐, 田雨, 李海潮, 等. 武汉地区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管理经验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 40(9): 46-48. |
[5] |
Jiang YP, Yuan YF. Emergency logistics in a large-scale disa-ster context: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5): 779. DOI:10.3390/ijerph16050779 |
[6] |
李杰义, 芦颖. 面向国际化的汽车制造业专业人才开发机制——吉利汽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经济论坛, 2014(2): 102-106. |
[7] |
Felder S, Brinkmann H. Spatial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minimising the death rate or providing equal access?[J]. Reg Sci Urban Econ, 2002, 32(1): 27-45. DOI:10.1016/S0166-0462(01)00074-6 |
[8] |
Day JM, Melnyk SA, Larson PD, et al. Humanitarian and disaster relief supply chain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J]. J Supply Chain Manag, 2012, 48(2): 21-36. DOI:10.1111/j.1745-493X.2012.03267.x |
[9] |
Arora H, Raghu TS, Vinze A.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mand surge mitigation during disaster response[J]. Decis Support Syst, 2010, 50(1): 304-315. DOI:10.1016/j.dss.2010.08.032 |
[10] |
邹旋, 吴永胜, 刘晓剑, 等.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效果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8): 1225-1230. |
[11] |
马丽斯文, 陈虹, 王巍, 等. 美国应急资源分类分级及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J]. 灾害学, 2020, 35(4): 192-196, 201.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20.04.035 |
[12] |
徐思璞, 丁萍, 李蕊, 等. 安徽省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 19(12): 1076-1081. DOI:10.12138/j.issn.1671-9638.20207511 |
[13] |
马晓春.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看完善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必要性[J/OL].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6(1): 25-26.
|
[14] |
金律, 王隽, 马旭东,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发热门诊运行机制及防控策略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 20(3): 247-252. |
[15] |
张继明, 孙峰, 马昕, 等. 建立分类救治的应急医疗体系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暴发后的武汉市超负荷医疗需求[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 38(05): 265-268. |
[16] |
张思兵, 李林. 系统仿真在医疗资源配置与优化领域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 26(11): 1060-1064. |